[摘要]
目的 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者血清样本中HBV S区基因跨膜结构(TM)突变导致的氨基酸替换现象,探讨造成HBV表面抗原(HBsAg)漏检的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采集的28例OBI患者血清样本(OBI组)和10例慢性HBV感染(CHB)患者血清样本(CHB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OBI组和CHB组HBV S区基因,扩增产物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和直接测序,进而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OBI组TM1~TM4共26个位点发生185次突变,突变率为3.1%(185/6 052),TM1、TM2、TM3、TM4突变率分别为1.6%(16/1 020)、2.2%(28/1 292)、4.2%(97/2 312)、3.1%(44/1 428)。CHB组TM发生4次突变,突变率为0.4%(4/890),TM1、TM2、TM3均未发生突变,TM4突变率为1.9%(4/210)。OBI组TM突变率、TM4突变率均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P<0.01; χ2=0.89,P=0.03)。OBI组TM1、TM2、TM3、TM4亲水性突变率分别为62.5%(10/16)、71.4%(20/28)、38.1%(37/97)、20.5%(9/44),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BI组共发现7种精氨酸替换突变,分别为C85R、L162R、W163R、W172R、L186R、W191R、C211R。结论 HBV S区基因TM突变导致疏水性氨基酸替换为亲水性氨基酸,会导致临床上HBsAg的漏检,产生OBI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