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02例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心室重塑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4例)和未发生组(6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学指标。排除存在共线性的混杂因素,分析各因素与心室重塑的独立相关性。构建发生心室重塑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Lp-PLA2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分层回归分析Lp-PLA2与心室重塑在不同临床指标方面的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Lp-PLA2与心室重塑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逐步排除存在共线性的混杂因素,发现较高水平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高敏C反应蛋白、Lp-PLA2、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9、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与低水平R-R间期标准差与心室重塑存在独立相关性(均P<0.05)。构建发生心室重塑的风险预测模型,强影响点(Cook距离均<1)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曲线下面积为0.89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是预测心率变异性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37,95%置信区间:-0.468~-0.127,P=0.03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心室重塑在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病因、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亚组中的关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Lp-PLA2与心室重塑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大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Lp-PLA2是心室重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有效预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心室重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