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辽北贫困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纳入辽北贫困地区7家县医院共635例STEMI患者,根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T)将患者分为S2T<3 h组、S2T 3~12 h组、S2T>12 h组。7家县医院参与研究的医师统一接受培训,填写我中心印制的调查表,详细记录3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环境因素、行为因素、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2T<3 h组125例(19.7%),S2T 3~12 h组120例(18.9%),S2T>12 h组390例(61.4%),3组患者的平均S2T时间分别为(2.7±1.2)、(10.9±2.6)、(24.3±6.4)h,平均年龄分别为(56±6)、(59±6)、(64±9)岁,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患者有医保、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学历、症状典型、将症状理解为心脏病、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夜间发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小学以下学历、症状不典型、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为患者就诊延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S2T<3 h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S2T 3~12 h组和S2T>12 h组(均P<0.05)。 结论辽北贫困地区民众急救意识差,延迟就诊率极高,因此普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提高民众急救自救意识,建设完善合理的急性心肌梗死三级救治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